【国是成都智库】

导航

智库建设呼唤更多融合和参与

文章来源: 国是文化智库传播中心  作者:龙顺    发布时间: 2018-04-19 23:07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系统性地指明了智库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重大问题,特别指出了现行智库体系的改革方向,鼓励党政军智库之外的各种力量参与到行业中来。此后,中国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资政成果。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在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下,智库能力建设能力急需提升,智库发展格局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成果质量和资政能力不到位、实用性不够的问题较为突出。

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对于新时代的智库建设来说一样适用。

今日中国,伟大创造精神成为国家发展的活力源泉,伟大奋斗精神成为实干兴邦、实干圆梦的发展底气,伟大团结精神让56个民族的中国强盛强大,伟大梦想精神更加坚定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伟大复兴的追求。智库建设更应顺应时代需要,为新时代新发展兢兢业业,奉献力量。

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精神凝聚伟大的力量。

“知有所合者谓之智”,思想火花的产生是需要不断碰撞的。从智库建设的需求来看,中央把智库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分类,无论是党政军智库还是高校智库、社会智库,各有优势和特点。党政军和高校智库学术基础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是新兴智库发展的主力军;社会智库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可以成为主流智库很好的补充。国务院参事室副司长张立平近日提出观点:“中国智库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决策者对智库产品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需求和中国智库不平衡不充分供给之间的矛盾,中国智库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开”,即是一个启示。海纳百川团结各方力量,集聚众智助力发展应成为业界共识,有能力的民间机构应抓住机会参与其中。

很重要的一点,当前智库发展更要强调合乎国情,下接地气,顺应世界大势。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合乎客观规律、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并具有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布局和政策建议,凸显专业化、建设性、实用的原则,为科学发展提供实用的咨询支撑和科学决策。

“互联网+”时代,智媒融合也成为中国智库无法回避的话题,智库和媒体已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智库借助媒体传播扩大知名度、放大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认同;媒体依托智库获得更多专业资源,提升报道的视野和深度,提高话语权公信力。智库与媒体深度融合更多碰撞,更多吸收借鉴,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必然要求。

2017年以来,民间智库国智智库成都文化传媒研究院重点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投身新时代的洪流,在智库、文化和新媒体传播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建设运营国智网、西部发展观察网、文化旅游、文化经济网和融媒体平台搭建等手段,宣传新时代,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传播正能量,并通过和部分官方机构合作进行拓展,取得了一些成果,正积极迈步在民间智库建设新征程的大道上。


关于我们 证书查询 本网声明 邮箱登录